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小老板也创业


     
 
  今天,创业已经成为吉林人最时髦的常用词。人们谈创业,人们想创业,人们在创业。但是,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千万滴水才能汇成涓涓溪流,无数条涓涓溪流才能汇成大江大河。这里介绍几位已经在创业,并且已经有成果的小老板。但谁能知道,几年之后,他们中间不会出现千万元级、亿元级的富翁富婆呢?
www.163164.cn
  靠双拐走出的路

  陈瑶今年38岁,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然而,就是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超过常人不知多少倍的艰辛,办起了长春市蓓蕾幼儿园。

  身残志坚的陈瑶很喜欢孩子。当时,市郊幼儿园少,好多“小不点儿”都进不了幼儿园,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萌生了创办幼儿园的念头。当她把这一想法说出来时,不知招来多少冷嘲热讽。但是陈瑶全然不顾,把数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和远在台湾的舅舅给她的治病钱都拿了出来,租场地、请老师、购置教学设备,甚至利用废弃的啤酒箱木条做小床。就这样,蓓蕾幼儿园开班了。幼儿园创办之初简陋得很,园舍是租用郊区农民的一间房子,12个幼儿,1位园长,一位老师。说起来,陈瑶有着办幼儿园的基础知识。1991年,经过3年的函授学习,她取得了中文大专文凭。为创办幼儿园,她多方求教,参观学习。幼儿园创办后,她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幼儿园的办法。

  在幼儿园建设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上,陈瑶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早上,她早早地拄着双拐,站在园门口,迎接幼儿入园;下午放学,她又守在门口,与接孩子的家长交谈,交流孩子的情况,直到送走最后一位孩子。平时,有孩子没来幼儿园,她总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遇到有孩子生病,她就主动上门去探望。她总是自己上街买菜,合理搭配幼儿膳食。1996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不少孩子到幼儿园时都被冻哭了。为了做好保暖工作,她赶到几十公里外去弄木炭,半路上,她的残疾人三轮车抛锚了,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她被冻得瑟瑟发抖。后来幸亏一台拖拉机路过,才救了她的急。由于幼儿园收费低廉,教育质量较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到2003年,幼儿增至340余人。

  闯出一片蓝天

  1998年,段妮妮从长春税务学院毕业了。由于家庭贫困,她是靠助学金和奖学金才勉强完成学业的。毕业后,她憋着一股劲,想闯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但苦于身无分文,难有作为。就在这个时候,共青团长春市委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资助她开办了天天超市。超市开业之后,南湖社区团委、街道党工委、街道团委的工作人员曾先后多次来到店里,现场帮她解决实际困难,指导超市的经营。

  有了团组织的热心帮助,段妮妮觉得创业路上不再孤单。她的超市讲信誉,重质量,货真价实,并推出了免费送货、免费充气、兑换零钱等便民服务,生意也越来越兴旺,销售额节节攀高。目前,月平均销售额已达4万余元。段妮妮的店经营火爆,可周边的小卖部生意大多很萧条,有两个店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向段妮妮请教,她毫无保留地向前来请教的人讲解办店的经验。段妮妮还经常到他们的商店进行现场指导。在段妮妮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的小卖部经济效益大为改观。

  生活因充实而美丽

  下岗以后怎么办?刚刚42岁的季兰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不甘寂寞的她频频到劳务市场去找工作,均因学历和年龄的限制而被拒之门外。季兰英并没有灰心,在几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办个敬老院。她把这一想法和同单位的下岗职工高冬凉一说,一拍即合。办敬老院需要资金,季兰英和高冬凉把家里几十年来的积蓄都拿出来作为投资,季兰英还把原准备给女儿结婚用的房子卖掉充作资金。一家企业听说了她们创办敬老院的想法,也投入了数目不小的资金。民政部门十分赞赏她们的做法,协调有关部门,把15亩原来曾是一家敬老院的空地划给季兰英,作为敬老院院址。九亭敬老院成立了,季兰英、高冬凉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看待。为了让老人吃得好,家住园东路的高冬凉每天开着面包车把采购来的价廉鲜嫩的蔬菜运到院里。有位叫黄根娣的80多岁老人,了解到九亭敬老院的生活环境很好,执意要来这里。其女儿开始不愿意让她去,但了解到这里工作人员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照顾老人时,同意老人来到敬老院。

  生活因充实而美丽。下岗职工季兰英、高冬凉通过创办敬老院,实现了二次创业,虽然经历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两位下岗职工通过艰辛和汗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