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顾雏军:资本狂人的末路


     顾雏军用区区几个亿的资本,竟撬动了138亿元的巨额国有资产!他最终栽在资本上,应验了一句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为什么顾雏军能游走资本市场并屡屡得手?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担负起了应该承当的社会责任吗?同时,我们的法制和监管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据近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透露的最新消息显示,该院将在第一审判庭对顾雏军等8人,就公诉机关提起的“虚假注册资本罪、虚假财务报表罪、挪用资产罪、职务侵占罪”4宗罪开庭审理。法律界人士推测,数罪并罚,顾雏军最高可判20年有期徒刑。 
  时至今日,顾雏军究竟会被判多少年,恐怕已经变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从顾雏军这颗资本明星的陨落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顾雏军从风光无限的资本玩家到黯然神伤的铁窗囚徒,正好折射出中国经济改革十多年来的曲折和阵痛。它造就了一些企业家,使他们光芒四射,同时也毁了一批企业家,这也是历史对企业家人生的眷顾和捉弄。  
  从怀揣500美元去海外打拼,到最后建立起横跨制冷剂、冰箱、空调、汽车四大产业的格林柯尔系,顾雏军给人的印象是个资本场上呼风唤雨、玩转乾坤的高手。如他自己所说,给我几个亿的资本,我就能撬动整个产业!但深挖下去人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他的手法并不算高明,缺乏真实的业绩支持,仅仅依靠炮制虚假报表来掩饰财务数字。犹如一个蹩脚的魔术演员。  
  为什么顾雏军能游走资本市场并屡屡得手?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担负起了应该承当的社会责任吗?同时,我们的法制和监管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顾雏军陨落的大环境中去探寻其中的缘由,或许能为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企业及迷惘中的企业家提供一面镜子。 
  神秘的资本狂人 
  从10多年前怀揣500美元去海外打拼,到10多年后名列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20位,顾雏军的经历充满着神秘色彩! 
  1989年顾雏军发明所谓的“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并宣称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制冷剂。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循环”只是“劳伦兹循环”的翻版,毫无新意可言。 
  20世纪90年代初,顾雏军南下惠州,和几个朋友凑钱利用自己的技术搞起了“小康”空调。随后“小康”空调发生质量纠纷,被有关部门勒令停产,并因此引发一场诉讼,最终顾被判处600万元罚款而告终。 
  在与惠州市技术监督局的官司失败后,顾雏军只身转战海外,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 
  1995年,顾雏军重返国内,他在天津开发区以5000万美元设立了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个人出资4250万美元,这笔巨款的来历十分神秘,人们至今也没有琢磨透它的内幕。2000年他成功地将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筹得资金5亿多港元,这为他今后频频出击国内家电市场做好了铺垫。 
  从2001年开始,顾雏军开始迈上了他的疯狂并购路。2001年10月,顾雏军收购了科龙电器。2003年5月,格林柯尔收购美菱电器20.03%的股权。2003年12月,顾斥资4.18亿元收购亚星客车60.67%的股权。2004年4月,以1.1亿元收购襄阳轴承29.84%的股份。
  
  至此,顾雏军成了5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建立起号称世界最大的制冷王国。5年内,他的格林柯尔系横跨制冷剂、冰箱、空调、汽车四大产业。 
  分析人士指出,顾雏军最大的败笔在于收购亚星。汽车产业对资金尤其是现金流的需求更加高,顾雏军往这个项目投入资金绝对是掉进无底洞。而顾的资金本来就不足,全靠银行贷款维持,一旦银行停止贷款,顾的企业立马就会死。后来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迫于各种压力,银行对顾雏军失去信心。至此,顾终于走投无路。 
  2005年7月11日,律师严义明提议召开科龙电器临时股东大会,罢免董事长顾雏军,“倒顾运动”掀开序幕。7月底,顾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10月底,证监会对顾雏军和科龙电器发布调查报告,指明顾雏军等人以及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及侵占、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34.85亿元,涉嫌8类犯罪行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从已披露出来的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短期内疯狂扩张与发展,有的是在违法违规的基础上达成的。它们或造假,以欺诈性的方式,骗取社会资本;或是通过违规违法的资本运作,套取民众及银行资金。同时,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也为其打开了方便之门。 
  顾的落马有其必然性,他本就不是一个真正做企业的人,只是梦想通过玩弄资本,乘国企改革之机,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他利用政府给予的土地“借鸡生蛋”,玩四两拨千斤的游戏;或使出“乾坤大挪移”,迅速转移国有资产;或利用上市公司监管的不到位,用股民的资金去延续自己的豪赌。玩火自焚,是顾应有的报应! 
  性格决定命运 
  顾雏军1959年出生于江苏泰县,小时候在农村劳动,后考入江苏工学院。在学校,顾雏军学习刻苦,晚上,别的同学都已经离开了教室,他一个人还在潜心苦读,因此他的成绩十分优异。不过,这时的他已经养成了怪异、暴躁、固执的性格,以致他给师生们留下自命不凡的印象。 
  大学毕业时,顾雏军本有留校的机会,但由于他与班长言语不和,并动手打了班长两耳光,机会也因此而错过。不过,他后来顺利地考取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这更助长了他的盲目自负。他甚至不把他的导师放在眼里,认为他的实力已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导师。 
  后来自己开了公司,顾雏军依旧我行我素、目中无人。用一员工的话来说,他说的话就是真理,谁若提出相背离的观点和看法,他就会大吼大叫,直到骂得别人抬不起头。入主科龙,他的这一性格让很多高管吃不消。一次,在顾雏军自卖自夸,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的时候,科龙下面一个冰箱厂的老总表示完全采用风险太大,顾当即拍了桌子。见他火气太大,在场的人都不敢吱声。 
  顾雏军行事一直风风火火、不顾后果,刚进科龙,他就提出了“四反”——反自由主义、反山头主义、反渎职、反灰色收入。他还提出取消奖金、取消小车、取消食堂,让很多科龙员工利益受损。有人提醒他不要太急躁,待稳定一下阵势再推行这些也不迟。可顾雏军却对此置若罔闻,结果许多骨干受不了,纷纷抬脚走人,离开了科龙。 
  2005年5月,证监会的调查人员找顾雏军谈话,顾却让对方下不了台。他甚至扬言要起诉中国证监会主席,说证监会的调查严重影响了他4家上市公司的运营。后来情况变得窘迫,在与长虹的高层谈判讨论将科龙卖给对方时,他也没有收敛:“我从来只买公司……” 
  直到被捕前10天,顾雏军仍在北京对媒体夸口吹牛:“我没有什么要反省的地方,我没有错,科龙公司没有错。”他一直认为,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 
  即使后来进了监狱,他的脾气也一点都没有改观,他根本不承认自己有错。有媒体问他,“你为什么不拉拉关系,请他们吃顿饭呢?”顾雏军流露出一脸的不屑:“我凭什么去求他们,我为社会缴纳那么多税,为社会解决不少就业,要请也是他们请我!” 
  当问及他挪用科龙电器资金时,他更是火冒三丈:“我不是穷人,若把我的钱存入银行,每个月有300万美元的利息,我为什么要挪用资金?”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暂时向科龙公司借钱,而不是挪用,把钱还了,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美国。 
  表面看,顾雏军的入狱与郎咸平入骨三分的揭示有关。2004年8月,郎咸平发表一篇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用“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逼人”、“借鸡生蛋”来概括顾雏军收购科龙的套路和要害。还一针见血地披露,顾雏军以不到3个亿的资本撬动了138亿元的国有资产。郎咸平认为他是在“国退民进”中侵吞和席卷国有资产。 
  但细究起来,顾雏军的悲剧还是他自己找的。毕竟,遭遇郎咸平“提名”的不止顾雏军一人,TCL、海尔、倪润峰时代的长虹等,都是他炮轰的对象。遗憾的是,顾雏军好强的性格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他在香港把郎咸平告上法庭,并在北京召集专家学者反击郎咸平。结果,顾不仅害了自己,也把那些力挺他的“主流经济学家”弄得名声扫地,狼狈不堪。 
  顾雏军落马的反思 
  随着被佛山中院审讯日子的临近,顾雏军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顾在资本市场是个翻云覆雨的人物,他善于把握机会。见当地政府急于“抛售”科龙,顾便乘虚而入,利用广东格林柯尔,以3.48亿元的协议金额成功收购科龙。不过,真实兑现的资金只有1.5亿元,与协议金额相差近2亿元。 
  其实,以广东格林柯尔当时的实力,根本不具备收购科龙电器的条件,它的名义注册资本为12亿元,但真正能动用的仅有3亿元,其他的9个亿属于专利无形资产出资。曾有很多人怀疑他的资金来源,不过“大炮”顾雏军立马放出豪言:“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我的钱有国际背景。”后证实这些都是谎言,是用来吓唬人的。 
  顾雏军在说服当地政府时很有一套,不管是收购亚星客车、襄阳轴承,还是美菱电器,他均许诺在当地进行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投资,以及解决多少多少人就业,这样一来就把当地政府的胃口吊得老高。所以,每收购一次,他都能在土地、政策等方面得到很大支持。然后,用政府送的土地抵押给银行,用于后面的再收购。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认为:“行业整合本身没有错,但发展策略如果是借用‘国情’就不可能长久,顾雏军借用‘国情’太充分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决定性力量、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证券市场监管乏力等因素,都成为被顾雏军所借用的‘国情’。” 
  自打入主科龙电器以后,顾雏军就把科龙当成了“提款机”。证监会工作人员透露:科龙公司在银行设有500多个账户,连不起眼的公司内部工会组织的账户,都被借来转移资金。 
  2001年,顾雏军入主科龙电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其大量采购格林柯尔制冷剂。2002年初,他再次要求科龙电器采购1000多万元的制冷剂订单。据透露,格林柯尔制冷剂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价格最高的竟是原科龙电器所使用制冷剂的12倍。遗憾的是竟然没有独立董事能站出来说话。
  
  律师严义明认为,在现有的环境中,独立董事很难发挥作用。独立董事成了董事会的摆设。某报社进行的一次调查也表明,三分之一的独董在董事会表决时从不说“NO”,35%的独立董事从未发表过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有分歧的独立意见。 
  为了满足收购欲望,顾雏军不断挪用科龙电器资金。为收购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顾雏军涉嫌占用科龙电器2.9亿元。此后,扬州格林柯尔为筹集要约收购亚星客车股份的专项资金,占用科龙电器1.65亿元资金……这些竟然都没有依法披露,公众和投资者一直被蒙在鼓里。 
  专家李朝曙在《公司权力》一书中说,中国的企业家大多集创业者、所有者、决策者和执行者于一身,下级只能俯首贴耳。“超常规扩张”最终的结果是使他们经营的企业危机四起,甚至走向灭亡。无止境的贪欲,以及没有任何制约的权力,又使另外一些企业家把“黑手”伸向了企业,就如从自己家里拿钱一般,把企业的钱、股民的钱统统塞进了自己的钱袋。 
  据查证,在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中,科龙电器年报累计虚增利润近4亿元。而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顾雏军等人涉嫌挪用、侵占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为34.85亿元。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一数字还有可能增大。 
  一个玩弄资本的人,最终            

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