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鲍春玲:下岗创业的“领头雁”


     
 
  鲍春玲不是一个让记者激动的采访对象,你需要的成功背后的痛苦经历、重重磨难,在她看来都很平淡。跟大雁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她不觉得苦;连本带利赔个精光,她也难受,但认为自己“承受能力比别人强”,“虽然失败了,但不心疼。钱花在了正地方,积累了创业经验。”采访中,你很难听到辛酸的故事,谈到创业的磨难她眼中也没有泪光闪现,更多的是乐观开朗和对未来的向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鲍春玲非常能吃苦。吃苦,对她来说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她也觉得苦,觉得累,但她觉得值得,认为要做点什么事情吃苦是应该的。她认准了这件事,苦也就不那么苦了。 
  遇到困难的时候,鲍春玲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伤感难过,真的赔了,自己无法挽回,她也能很快就释然,去寻找新的机会。这种思维可能很“男性”,也很理性。就像鲍春玲自己说的,她性格中可能70%是男性,30%才是女性。性格决定命运。鲍春玲这种“男性”的性格,也许正是她区别与其他下岗女工的特点和优势。 
  采访中,问到她创业的不容易,她总是一语带过,但是一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她就会滔滔不绝。在鲍春玲的规划里,绿色养殖农庄是一个集养殖、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世外桃源,有柳树,有樱花,有天鹅,还可以享受采摘的乐趣。在创业的路上,很少有人一帆风顺,鲍春玲也不例外地经历了许多坎坷。希望五年甚至更久之后,鲍春玲能真正成为带领下岗职工创业的领头雁,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希望她的农庄越来越大,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下岗职工跟着她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祝贺你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十佳,而且你是十佳中唯一的下岗再就业创业者和女性青年创业者。 
  鲍春玲:谢谢。这首先是党的政策好,给我们下岗职工提供了好机会。咱们天津有市创业中心,专门针对下岗再就业免费培训,还有一个青年创业中心,都非常好。天津市创业中心给下岗职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进行创业培训,初级和高级我都参加了。培训针对你的创业概念和特点,老师专家给你专门辅导,而且参加完培训以后,还有小额贷款,贷款政策对我们下岗职工也比较宽松。但是与其他十佳比起来,我的实力还跟人家差不少,得继续努力。 
  记者:跟其他创业者相比,你创业成功的特点是什么? 
  鲍春玲:我是沾了“新农村建设”的光。我们成立的天津牧源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天津牧源特种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天津牧源特合作社组织,是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特种养殖技术培训,服务养殖农户,同时带领下岗职工创业,通过信息传播、技术示范带动当地一大批养殖户、下岗职工走富裕之路。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同时也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现在我们已发展农户100多家,养殖大雁20多万只,成为天津市大型特种养殖无公害基地,公司也成为北辰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记者:刚下岗的时候就想到要创业吗?为什么没打工呢? 
  鲍春玲:我是2000年从天津电源设备厂下岗的,正式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前企业效益一直不好,我在1990年前后就开始自己创业了。我不认头打工赚吃饭钱,机会一闪而过,我要趁着年轻,努力“闯一次”。我不怕吃苦,不服输,信心也挺足的。 
  记者:开始创业时做过别的吗? 
  鲍春玲:刚下岗时,我干过房屋中介,卖过海鲜,还做过肉鸡代理,但卖海鲜是最苦的。海参在冷水里泡着,冬天的时候手都冻肿了,也得往冷水里伸。有一天,天实在是太冷了,我找了个包子铺,要了一大碗酒喝下去,就为祛祛寒气。我从来没喝过酒,那天是头一回。 
  记者:刚创业时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鲍春玲:有一位创业者说过一句话:“创业伴随着创伤。”确实是这样的。我做海鲜有了一些积累,就开始投资养肉鸡。第一批、第二批都赚到了钱,但第三批把所有的投资和前两批赚的钱都赔了进去。当时的感觉就是比“欲哭无泪”还要麻木。创业那么多年,口袋里就只剩下一百多块钱。后来我就琢磨这个事,晚上也睡不好觉。我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逐渐成为时尚,特别是对一些珍禽野味儿更是情有独钟。经过市场调查,我发现大雁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果创办一家专门饲养大雁、制作大雁食品的企业,既能满足人们的美食需求,又保护了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市场前景非常好。所以从2002年我就开始正式养大雁。 
  记者:很多下岗女工创业都选择家政、美容这些跟女性关联性强的行业,你为什么选择养殖大雁这种又苦、又脏、又累的行业呢? 
  鲍春玲: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是那种疾风厉雨型的。我的性格中可能70%是男性30%才是女性,所以做不了像美容一类的行业。要说养殖业是辛苦,可是做海鲜比养大雁更苦,所以也就不觉得了!当时在天津来说,有规模养殖的,一般是养肉鸡,北京华都肉鸡都是相当大的公司,你再干也不行,鸭也不行。鸡的抗病能力特别低,要经过13遍防疫,大雁属于飞禽,抗病能力相当好。而且大雁吃的是鸡鸭的饲料,卖的却是大雁的价格,产出的利润高。 
  记者:你养殖大雁当时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鲍春玲:当时可以说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经验。刚开始时,资金是问题。我将自己这些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从创业中心贷了一部分款,又从亲友那里借了些,凑够了十几万。资金凑齐了,企业开始了运营,可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也没有技术人员,如何孵化成了最大的难题。大雁的孵化成本和鸡鸭不一样,鸡鸭成活率在90%,可是大雁蛋皮厚,根本孵不出来,只能摸索孵化过程。当时压力很大,因为雁蛋非常珍贵,当时有一千多个雁蛋都浪费了。其他省市大规模养殖大雁的也很少,没有成批量孵化的经验可以学习,所以光是摸索如何孵出雁就花了半年的时间,每个月都在赔钱,根本没有产值。一年多的时间,我和技术人员吃住都在养殖基地,才终于摸清了养殖大雁的窍门。 
  记者:没有技术人员,也没有养殖经验,你一个外行是怎么摸索出孵化窍门的? 
  鲍春玲: 2002年我们从任丘把非洲雁、美洲雁全引进来了,孵化器也都配备好了。可是,大雁就是孵不出来。我们当时想得挺简单,从北京进的孵化机,把雁蛋放在里面孵。一个月以后虽然皮也破了,但是小雁不是孵不出来就是都死在壳里了,我们当时特别着急,一枚雁蛋10块钱左右,一次最少70到100枚,一次也就30%的成活率,糟践了不少雁蛋。后来就用小乌鸡孵,孵化率高了一些,但也不满意。我虽然不懂孵化的技术,但知道孵化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湿度。我们干脆就用土办法,用水床孵。下面铺上电热毯,让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每两个小时把雁蛋翻一遍。开始的时候,我晚上一直都住在基地,到了夜里自己起来一遍一遍地给雁蛋翻个儿,孵化率也从最初的30%,一直上升到60%、70%,最后超过了90%。 
  记者:除了孵化,还有别的困难吗? 
  鲍春玲:2004年冬天,眼看着大雁在慢慢长大就要有收益了,结果就忽略了。那天晚上8点多收工后我就回家了,雁舍门也给关上了。第二天早晨,我们打开蓄雁室的大门,几千只大雁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都死了。后来我发现,是育雏室的一部分暖气片坏了,大雁十分怕冷,一夜的工夫就冻死了。我们辛辛苦苦孵了一年多,好不容易等到大了,几千只雁一夜之间全都死了。钱还不算,主要是又得重新孵化培养,养殖和其他不一样,它得经过一个月才能孵化出来,挺小的疏忽就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一年多的成果都毁在这。那次可真把我心疼死了,从此之后我再不敢出半点儿差错。 
  记者:当时是怎么开拓市场的,大雁肉老百姓认吗? 
  鲍春玲:虽然很多老百姓对大雁肉还不认识,但也有不少喜欢野味的人,加上我们的定位是做百姓吃得起的大雁肉,价位定得不高,所以我们的大雁肉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刚开拓市场时,我们提供的产品很初级,就是将杀好的生雁送到饭店,利润也有限。经过调研、学习,厂子生产出了第一个品牌产品“袋装乳雁”。随后,我又创办了牧源特种养殖营销有限公司,推出了“牧源特”牌卤雁以及雁肉饺子、雁肉卷等系列无公害产品。随着我们不断推陈出新,订单也越来越多。头一个外省市订单是安徽的,我一直都记得。接到电话我们连夜开车去连夜回来,兴奋得我都睡不着觉。从那以后,外省市的市场慢慢打开了。 
  记者:“牧源特”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鲍春玲:“牧”意为大自然养殖,“源”就是源头,“特”是指我们养殖的种类是特种。整体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大雁都是来自大自然源头的特种养殖。为了创出“牧源特”的品牌,我们坚持不送野味店,只送大饭店,利润虽然少了一点,但维护了我们的品牌。现在,“牧源特”大雁系列产品在天津、在华北地区小有名气了,已安置下岗职工200多人。 
  记者:去年津洽会上,你的“大雁”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你也成为首次在津洽会上亮相的下岗职工,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要参加津洽会的? 
  鲍春玲:从开始养殖大雁时我就想,要做就得做大做强,不能永远都是小商小贩。但要想成为龙头企业,创出自己的品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公司在2006年1月成立了牧源特合作社组织,共有社员50多名,其中包括困难家庭20多户,公司给社员提供优质的雁雏和饲料,并高价回收,对于有困难的家庭,公司提前垫付预付款,等有困难的社员挣钱以后,再把预付款返回公司。很多贫困户纷纷和公司签订合同,争先恐后地养殖大雁,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许多农户通过养殖大雁走向致富路。我们带领农户致富的成绩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公司也成为北辰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是龙头企业,我们也就没有机会参加津洽会了。我们的企业虽然只在津洽会天津展区的一角,位置并不突出,但新鲜洁净的大雁蛋、工艺考究的大雁肉香肠和现代化加工包装的卤烤大雁、坛子雁还是吸引了很多前来参观的人。津洽会开幕的第一天,我们摆放的一千枚大雁蛋就被抢购一空了。其实去“津洽会”就是想借这个机会,把产品推销出去,让我们的大雁“飞”向全国。 
  记者:下一步你有什么计划? 
  鲍春玲:我们在北辰区建立了绿色环保养殖基地——“牧源特绿色养殖农庄”,共400亩,分三期。一期55亩已经完工,招商全部承租完毕,都是下岗职工。一期基地一半养大雁,一半养天鹅。二月份开始养天鹅,计划养两千多只。目前市场上养殖大雁的很多,但养殖天鹅的只有上海才有,在天津还是首家。一期基地中间会有个五亩的天鹅湖,周围种上樱花和柳树,竹子围墙旁边种柿子树。到我们农庄来的客人不仅可以赏樱花、看天鹅,还可以体验采摘柿子的乐趣。三期也将在今年年底完工,到时可有300个养殖户在此养殖,解决300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上半年,公司还准备开始进行大雁的深加工,目前国内做大雁深加工的还没有。大雁浑身都是宝,除了大雁肉,大雁身上可以利用的东西还有很多,雁肝酱、雁罐头等深加工产品都将陆续上市。雁肝酱比鹅肝酱还好吃呢! 
  记者:天鹅是国家保护动物,你养天鹅只是观赏,还是也要食用?国家允许吗? 
  鲍春玲:观赏也有,但主要是食用。我是养殖天鹅,不是野生天鹅,都是属于合法的。我有养殖许可证,该物种产于澳大利亚,不在国内野生保护名录里,所以可以养殖。我们靠大雁把品牌树立起来,但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靠天鹅使品牌有一个提升。跟大雁一样,天鹅吃的也是鸡鸭的饲料,但比大雁的附加值高,下的是“金蛋”。 
  记者: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鲍春玲:我几乎没有业余时间,没有时间爱好什么,家庭妇女该干的事我也是一窍不通。要说爱好,我就爱好工作,而且是又苦又累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工作。我现在就是想好好干,将来我们的农庄要集养殖、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国家给我“十佳”的荣誉,才对得起支持我的所有人! 
  鲍春玲简介 
  鲍春玲下岗前就职于天津电源设备厂(无线电七厂),曾任厂团支部书记、宣传部教育干事、工会委员等。下岗后选择自主创业,并参加了市创业中心举办的SYB(创办你的企业)和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如今她已经成为天津牧源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天津牧源特种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天津牧源特合作社组织等三家公司的总经理,资产4000万元,拥有职工500人,公司拳头产品牧源特系列大雁食品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成为天津市北辰区龙头企业。 
  新闻链接:下岗女工成全国创业明星 
  “大雁女”鲍春玲获“中国青年创业奖” 
  本报讯: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在共青团中央和劳动保障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评比中,天津市下岗创业者“大雁女”鲍春玲获“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十佳。 
  鲍春玲原是本市某电源设备厂职工,2000年因企业经营不善下岗。2005年8月,鲍春玲创办了天津牧源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并获得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开始养殖非洲大雁。目前,她拥有大型养殖基地144亩、加盟农户100多户的区内龙头企业,同时创办北辰区牧源特大雁饭店及专卖连锁店15家,安置下岗职工100多人。 
  本次鲍春玲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十佳,是全国十佳中唯一的下岗再就业创业者和女性青年创业者。            

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