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亿万女浙商之拍案惊奇


“百里挑一为俊,千里挑一为杰。”王慧俊10年前还是一位化学老师,如今已成为拥有总资产5.2亿元的杭州海通木业公司的董事长。三八妇女节前夕,王慧俊被评为“杭州市十佳优秀女企业家”之一。我们也可以做西湖边的桥“西湖边的木桥如果用我们这种木材加工,不但可以做到一百年不腐不裂,而且价格还不到国外进口的一半。”  去年新湖滨建设中,两座木桥成了一大亮点,原因是这两座木桥的木材完全从日本进口,并请日本人来施工,据说此桥可以经受百年风雨不会腐烂开裂,当然木桥的价格也相当惊人。王慧俊手里拿了一截木头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木材的加工技术,而且完全是自主研发的,马上可以批量生产,西湖边的木桥如果用我们这种木材加工,不但可以做到一百年不腐不裂,而且价格还不到国外进口的一半。”  这种百年不朽的木材名叫层积材,其实是一种合成的木材。据说在日本、北美、北欧的木屋和建筑装饰应用很广。近两年,中国的一些高档建筑中已经开始使用,因此市场前景相当广阔。海通木业早在2002年就把目光投向层积材的国产化,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无数次实验,终于攻克技术难关,目前海通已经掌握了层积材的生产技术,产品正处于试产阶段。同时,王慧俊在苏北的淮安购买了1000多亩土地,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因为那里既有廉价的原料———白杨木,又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无法预测这一项目的市场前景有多广阔,但王慧俊已经把这一项目确定为海通木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而且产品的定位要做成中国名牌,市场销售目标要进军北京奥运市常第一笔赚了20万“一个星期后我的三合板全部出手,一算账,净赚20多万元!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是第一次赚大钱,按原来的想法,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赚这么多的钱。”  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了解王慧俊的创业经历就知道她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女人,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当年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在1988年调入杭氧子弟学校当老师之前,她已经是缙云县中学的副校长,而那时她只有26岁。当时人们都想着王慧俊今后一定是平步青云,但她却放弃了继续升迁的机会,来到杭州继续教她的化学课。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校领导决心把经营不景气的校属门市部交她管理,而学校给她扭亏为盈的创业资金只有6000元。不知从那里得到的信息,她听说三合板很赚钱,于是每天跑木材市场,原本对木材一无所知的她终于研究出赚钱路子。她每次花几千元钱批发进50张三合板,然后出售给附近居民。最令她激动的是1993年冬季,她看准市场行情,从宁波购进三合板1万张,随后三合板涨价。一个星期后王慧俊的三合板全部出手,一算账,净赚20多万元!她兴奋得睡不着觉,按原来的想法,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赚这么多的钱。  这仅仅是开始,王慧俊摸到了木材市场赚钱的窍门,1994年她做三合板和水曲柳生意赚的钱已奇迹般达到500万元,第二年,她到广东做装饰板生意,一年又赚了2000万元,第三年又赚了4000万元……手里的钱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王慧俊凭借肯吃苦、讲信用这些基本的经商之道编织了一张市场营销的大网,甚至连国外的建材商也主动找上门来,让她销售产品。  成功女人背后有好男人  “也许太顺,短短几年我已经在木材市场上赚了近亿元,国内甚至东南亚一带同行没有不知道我的名字,但企业就像人生一样,太顺就要出问题。”  2000年木材行业出现低迷,广东近80%的木业企业关门,王慧俊的海通木业也经受严峻考验;同时迅速扩张的企业规模给管理带来了难题,5个工厂,上千名职工,令这位“木业大腕”有些顾此失彼。2001年一年王慧俊一下子亏损4000多万元,企业经营陷入了低谷。但王慧俊不服输,2002年她买掉了3家工厂,自己带着行李住进工厂办公室,24小时与工人和技术人员在一起,当年海通的产品取得了国家认证的“绿色建材产品”证书,市场销量又开始快速回升。同时根据市场需要组建了海港木业、江苏海通等三家子公司,企业成为杭州市100家重点企业之一。  “过去有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位优秀的女人,同样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也一定有一位优秀的男人。”  “那时真不想干啦,压力太大。”回忆当初经历的低潮,王慧俊似乎还心有余悸。“当时丈夫的理解和帮助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省直机关工作的丈夫是浙大管理学院毕业的,对企业管理比较内行,从王慧俊搞企业开始,他就承担起企业顾问的角色,同时默默承当起全部家务事。  因此王慧俊说:“过去有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位优秀的女人,同样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也一定有一位优秀的男人。”  周晓光:市场敏感打造“饰品之王”  当周晓光用电视广告的形式广泛征集选民建议时,连熟悉周晓光的人也认为有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企业家在“哗众取宠”。这种不太恭敬的评价也许言过其实,一时间,周晓光成为议论纷纷的焦点人物。  周晓光也承认“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轰动”。事实上,周晓光早就是义乌名人,在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她在短短二十年里,不仅完成由一个两手空空的村姑到亿万富姐的创富神话,而且她一手创办的新光公司在女人饰品制造行业享有世界声誉,也因此赢得“饰品大王”桂冠。  初衷只为温饱  周晓光回忆自己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车,兴奋竟多于第一次闯世界的茫然。事隔多年,周晓光坐飞机从地球这端到那端,犹如家常便饭,回忆起当年坐火车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凭着勇气和自信,她让母亲借了几十元本钱,做起“跑码头”生意。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还经常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就这样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周晓光跑遍大半个中国。  周晓光说,当时她只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5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过上好生活。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十年炼回一桶金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周晓光嫁给了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一个摊位。  在东北卖绣花样时,他们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周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及爱美天性,选定经营饰品。于是,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几年下来,他们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事实证明周晓光的眼光很准,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  出来闯世界时想要的几乎都实现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该停下来歇歇了。周晓光好强的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  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周晓光有了自己的实业。每天开发100款1995年到1998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由于是行业“王中王”,新光每天要开发100余款新产品,跟随的企业自然多,这并没有让周晓光感到满足。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跑得更快。  周晓光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周晓光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学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独木难成林。”周晓光这样说。  精心打造团队,也让从国有企业加盟新光的江泽林副总经理深有感触:我离开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干了4年,感受比在国有企业干了10年还要深刻。  小饰品“惹火”大香港  饰品行业有个特点,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没有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根本无法在市场立足。2000年5月,对周晓光来说是一个转折,这位普通中国女性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珠宝饰品展上着实“火”了一把。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被她的产品吸引,4个展位挤满客户,带去的8名翻译不够用,又临时请了4名。一些客商在会场上轮不到下单,只好索要有关资料再赶到义乌面谈。周晓光也是首次打破了由韩国和中国香港人称霸饰品市场的局面,在参展的57个国家和地区226家企业中崭露头角。  什么原因使并不知名的新光在国际市场上创下辉煌?“我是被逼出来的。”周晓光一言概括。全国饰品行业共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1000多家集中在义乌,产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作为义乌市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一面世,马上被仿冒,而且价格比“新光”低许多。有时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国内饰品行业低价位、低品位、低质量的恶性竞争,使该行业过早步入萎缩状态。这种情况下,周晓光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常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饰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晓光的足迹几乎遍及亚、欧、美。有一次,仅仅为了买下一张美国某老牌企业的产品设计构思说明书,她毅然掏出了2.4万美元。  回忆香港之行,周晓光仍充满激情,“我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展览,获得空前成功,大增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我不但要做中国的第一,而且要做响中国的品牌。”  李爱莲:巨人的魄力是敢拼  李爱莲,巨一集团董事长,中国十大著名女企业家之一,中国鞋都23家功勋企业中惟一一位女企业家,温州房地产行业里为数不多的女性企业家之一。  作为一位女性,她自信、豁达、真诚、坦荡,曾先后三次被选为人大代表,她也曾当选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  4600万买酒店  2003年10月17日,位于温州市区人民中路的原金台大酒店,被温州市拍卖行拍卖。随着拍卖师的一锤定音,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金台大酒店和酒店内的设备等,被举258号牌的巨一集团以4600万元的高价拍得。这是温州市历史上纯餐饮业单体拍卖金额最大的一起,温州的多家媒体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此事。由于事后媒体对买主巨一集团购买酒店的用途和集团产业发展方向的种种揣测,以及巨一集团本身对媒体的低调回应,都愈加吸引了人们的视线,集团董事长李爱莲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李爱莲坦言:“买这个酒店是巨一集团发展方向决定的。酒店业也是我们的项目之一,金台大酒店的地理位置确实很好。报纸登出金台大酒店要拍卖的消息时,我正在杭州,大儿子潘建中正在香港。我们就在拍卖前一天下午5点钟之前把保证金打进去,一边叫公司里的人操作这个事情,一边就往回赶。等我从杭州赶回来,已经12点。大儿子同时飞回温州。我们两个人赶到机场大道巨一集团总公司时,只差三分钟,连口水都没喝,坐上桑塔纳就往拍卖行赶。当时我们在车上商量,我不进拍卖行,怕目标太大不好,而是到自己的金庄饭店。我让他们把手机开着,好让我听见报价的声音。报到‘4555万、4600万’的时候,我的心都跳起来了,听到拍卖师报258号中标,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当记者问李爱莲,现在怎么看待自己当初做的这个决策时,李爱莲保持了她一贯的低调作风,笑着说自己只是有幸抓住了这个机遇,但同时对她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巨一拍得金台大酒店后,10天以内全部资金就到位。之后,金台大酒店改名为罗马城大酒店,经过局部装修后,于2004年1月重新投入营运。  温州人头发岂是空心  脚踏实地、胆识过人,是人们对李爱莲的评价,1979年温州向阳皮鞋厂的一次民主选举,让原先只是一名普通供销员的李爱莲当选为厂长。她上任的第一年,就让这个街办集体小厂奇迹般创造了9万元的利润。1983年,李爱莲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在温州率先拉开了承包企业的序幕,成为当时名噪一方的新闻人物。  记者问李爱莲:“你承包企业考虑过失败的风险吗?”李爱莲说:“风险当然是考虑过的,但做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呢。当时外地有很多人对温州人有看法,说温州是小地方,更玄的说温州人的头发都是空心的。我听了就很气,我说‘你也拔一根头发,我也拔一根,我们看看哪一根是空心的’。”“就是较劲的心理?”“对,我就是要较劲,当时选上厂长的时候,我不是一个光杆司令,下面还有一百多个待业青年,包括副厂长、会计、出纳、供销员,我不是单单为自己做事,我要把这些人都带起来,让大家都有饭吃”,“为了达到承包基数,我们干得很辛苦,那时候都是骑自行车的,每天都要跑很多路,一天骑车要过三个山头。”  李爱莲说,承包基数达到以后,政府给了两千块钱的奖金,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笔巨款了。她就用这笔钱还了常年在外面跑欠厂里的钱,再买了一台17英寸的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有人开玩笑说,“李爱莲啊,如果这个钱你拿错了,以后要重新拿出来还给政府,你怎么办?”李爱莲说,那没关系,把这些买好的东西,全部还给政府。  1988年,当向阳皮鞋厂最红火的时候,李爱莲却选择了放弃。她拿出了自己仅有的5000元积蓄和临时招聘来的十来名员工,办起了巨一皮鞋厂。随之而来的艰辛和困难,并没有让李爱莲退缩,反而更激发了她的斗志,锻炼了她的意志,“爱拼才会赢”的信念就这样陪伴着李爱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她成功的足迹。  目前的巨一集团拥有2亿元资产、3000多名员工、16条世界一流皮鞋生产线,产品有80%以上销往西欧、美国、日本、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搬过好几次厂房的巨一集团,2002年又搬迁到位于温州机场大道最瞩目地段的60多亩现代化标准厂房,又将拥有即将交付使用的中国鞋都100亩的工业园区。                                                       

址138139.cn 微信1631640 QQ3149886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