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63164.cn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我坚信馒头有1000种滋味


------一位下岗女工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   在这个故事之前,让我们首先默哀三分钟:为我们曾经吃过那么多的馒头,为我们吃馒头时的漫不经心和麻木不仁。   本文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也没有什么经商头脑-----刚刚下岗那会儿,她曾经借钱开过一家饭店,最后却因经营不善赔了不少钱,按说,命运垂青这样一个人的机会很少。   可让人惊奇的是,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工,几年后居然靠卖馒头赞不绝口!也许你会认为,崔永元是她家亲戚,崔永元特别喜欢吃馒头,所以才吃她的馒头。事实上都不是----她只是靠自己的别出心栽征服了这个名主持的胃!    自救:下岗女大学生要卖大碱馒头   1964年,李华出生于沈阳市一个工人家庭,1982年,经过刻苦努力,她考上了沈阳大学大专部经济系。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1985年,大专毕业的李华美梦成真,她凭在学校的不俗表现进了沈阳物资局某部,坐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李华的美梦破灭在1990年。适逢全国就业形势变化,各个单位都在精简人员。李华的单位也未能幸免,她所在的会计部门因为有10个人,严重超编,李华首当其冲,被栽掉了!   李华懵了-----我才26岁呀!一向自信的她心里突然茫然起来:我能干什么呢?夜深人静,她忍不住用被子蒙住头哭了起来……   哭完之后,她开始冷静下来,心想: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自己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总不能让父母养活自己一辈子吧!   991年1月,李华借遍亲戚朋友,凑了一些钱,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小饭店,开始经营各种小吃。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饭店经营没有特色,加上不善经营,月底交完房租、税收后,她还倒赔了400多元,李华有点吃不消了,几个月后,她只好关门大吉。   又回到了当初无业状态,李华只好每天帮着母亲在家做饭,没事情的时候就到街上去看各种招聘启示碰运气。有一天,她到家附近的市场去买菜,看到有许多人排着长队买东西。她感到很奇怪,现在能让人排队买东西的时候太少了,究竟是什么呢?凑过去一看,才发现不过是一家普通的风味食品店在卖包子,旁边的人告诉她,这家食品店的包子特别好吃,不掺假。她买了两个一尝,果然觉得味道很特别。事有凑巧,那天中午回到家里,母亲竟然也买了几个馒头,她一边吃一边皱着眉头说:“这馒头怎么这么难吃呀?”母亲笑着说:“大碱馒头好吃,可是谁有时间做呀?”   就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突然触动了李华。小时候她经常吃大碱馒头,母亲自己用手揉出来的,软软的带着粮食味,不像现在的酵母馒头,全是用机器做出来的,发酵粉的味道很浓。但由于做大碱馒头程序复杂,很多人不愿意做,以至于慢慢绝迹了。李华暗想,老百姓喜欢吃大碱馒头,有需求就有市场,干好了兴许能闯出一条生路。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她越想越兴奋,意识到这可能就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了了解老百姓是不是真正需要大碱馒头,李华跑了很多市场,几乎见人就问爱不爱吃大碱馒头。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一下子便买了10袋面粉,并向邻居的老大妈讨教如何能做好大碱馒头。之后,她便在家里开始一锅一锅地蒸。因为大碱馒头在操作方面不大好掌握:碱放多了馒头变得黄黄的,味道是苦的,碱放少了馒头又变得硬邦邦的像石头。所以李华最初蒸出来的馒头都没法吃,就只能一锅一锅地扔掉。有时候李华真的很心疼,她常常一边把蒸废的馒头倒进垃圾箱,一边骂自己是败家子!   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0袋面粉快被她倒光的时候,她终于掌握了制作大碱馒头的方法,蒸出的馒头又香又软,还甜丝丝的。李华妈妈一口气吃了两个,边吃边夸奖女儿:“不错不错,大碱馒头就是这个味道!”有了老妈的肯定,李华便推着一辆倒骑驴三轮车,车上放着一大笸箩大碱馒头,上街了!    变招:沈阳只有我卖原味馒头   竟是头一次当街头小贩,李华心里非常紧张,像做贼似的东张西望,生怕遇到熟人。可不,平时灵灵秀秀的姑娘现在完全是小生意人的打扮:头上戴着白帽子,腰里系着白围裙,手里拿着一把铁夹子。没“形象”也就罢了,但怎么吆喝呢?她骑着车在街上晃了半天,愣喊出了第一声:“大碱馒头,一元钱4个,快来买呀!”   一位老大娘听后有些不相信地过来问道:“姑娘,你卖的真的是大碱馒头吗?”李华心中一喜,忙答道:“真的是大碱馒头,大娘,你尝一下就知道了。”那位老大娘尝了一下,味道果然不错,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元钱。李华高兴极了,终于有人承认她做的馒头,她一下子竟给对方装了一兜子…… 她的生意便从此开张了。   李华卖馒头的事情不久就在街坊邻居中间传开了,一时间,她成了大家注目的“公众人物”。有人赞扬她放得开;更多的人当面点头,背后却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唉,你知道不?老李家的大闺女还是大学生呢,现在却卖起馒头了!也不嫌掉价!”李华不以为然,相反,却在这指指点点中胆子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好!她做的大碱馒头因为保持着原始的风味,口感又好,并且诚实守信,因此很受喜欢,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周围的人干脆亲切的称呼她为“大碱馒头”。 投入的几百元小本赚回来之后,李华却动起了脑筋:人们为什么爱吃大碱馒头,不过是因为它保持了小麦面粉的原味,少了机器加工的痕迹。大碱馒头正对了人们想吃“绿色食品”的心理!那么,纯粹的粗粮是不是也有市场呢?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李华去市场上买了一袋荞麦面。下次出现的时候,她的大箩筐里除了大碱馒头之外,又多了几十个黑乎乎的荞麦馒头。刚开始怕荞麦馒头卖不出去,李华实行了“买二送一”策略:买两个大碱馒头送一个荞麦馒头。她想好了,如果这样还卖不出去,她就把这些馒头拉回去自己做早餐。   可出乎意料,李华的荞麦馒头卖的出奇的好,人们纷纷围过来打听她在哪里买的荞麦面。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还问:“这都十几年没吃过的东西了,你怎么还想的出来?”当天晚上,她所有的馒头一个不剩地全部卖光了。   荞麦馒头使李华大受启发,她想:现代人喜欢返璞归真,重新喜欢上了吃粗粮,那她可就有商机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她以大碱馒头为主,又相继开发了玉米面、红薯面、绿豆面、豌豆面等馒头,花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欢迎。   1993年,手中有了几千元的积蓄后,李华在她家附近的菜场后租了一个门面,结束了骑车卖馒头的日子,开始定点经营。小店打着“原味馒头,货真价实”的招牌横空出世,一下子就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目光。这年头,什么不是机器做出来的,真有原汁原味的东西?顾客们争先恐后一拥而上,想来尝尝鲜!   这时候的李华更忙了,每天早上2点钟左右,她就起来做馒头,一锅一锅地蒸,5点半把馒头摆上柜台开始叫卖。做这些原味馒头,最重要是面粉的选择,李华在这方面非常挑剔,她宁愿自己受损失也不愿意欺骗顾客。为了找到货真价实的红薯面,她曾两次关门到乡下去收购红薯干,自己回来重新制作。   由于诚实守信、不惨假、味道好,李华的原味馒头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且有了一大群稳定的顾客。但是每天晚上,当她托着疲惫的身体5分、1角地数着用汗水赚来的辛苦钱时,心里就非常感慨。这时候,她才感觉到“珍惜”这两个字是多么的意味深长。她的心里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挺住,千万不能夸了!挺到有了一定的奖金积累,可以扩大再生产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清闲一下了。   但是很快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由于李华的小店经营势头好,很多面食店也相继效仿,悄悄卖起了原味馒头。李华顿时感到了危机----自己再不动脑筋,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了。看到隔壁一家饺子店的荠菜饺子卖得相当火,李华又有了新想法:荠菜的特点是天然性强,自己何不就此做点文章?   1996年,“原味馒头”再出新招,在经营馒头的基础上推出了“原味包子”系列。刚开始,李华的父母和朋友对她的做法一致反对。一个朋友还说:“你以为什么东西都能赚钱呀,人手上还能烤鱼呢!”但李华不顾他们的反对,毅然开始大量收购野菜。不久,很多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被她做成了包子:荠菜包子、刺角芽包子、车前草包子、面条菜包子……为了真正做出味道,李华还请教了沈阳的一些著名厨师,让他们教自己如何在去掉野菜土味的基础上保持它的新鲜。7月份,一切准备就绪,她便在菜市场门口拉上了一条大大的横幅----新鲜野味包子,快来尝尝鲜!   老顾客们再次眼前一亮,现在这东西都很少见呢!买回去一尝发现这些野味包子跟60年代闹饥荒的时候吃的味道有天壤之别。比如荠菜,和土鸡蛋一混合,各种作料一搭配,野菜的涩味没了,吃起来,爽口可爱!   这一下,父母没话说了,周围的人也不得不对李华刮目相看。李华靠着原味系列又实实在在地赚了一笔!    领悟:做馒头是一生忙不完的事业   1998年6月24日,全国食品烘焙博览会在沈阳举行,学习的机会来了,李华当然不会放弃!每天一大早她就起床,门还没开就赶到现场等着,希望能找到更大的商机。    ------博览会没有使她失望!看着参会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李华总算明白了,难怪自己的生意一直做不大呢!现代人毕意时尚的居多,像他这种营业方式,虽然在中下收入阶层中占有一定市场,却因为没有做出品位而丧失了一大部分中高阶层的顾客。看来,要占领更大的市场,就必须在馒头和包子的制作和包装上下功夫!   博览会结束后,李华拿出几年的积蓄引进了一套台湾先进的烘烤设备,开始把各种原味面粉制作成糕点和面包,并配上精致的包装在市场上出售!她这样做,成本虽然提高不多,但出售的价格却大大提高了。她的小店一时间名声大震,她一个人再也忙不过来了。   1999年6月,为了扩大经营,李华的小店搬出了菜市场,在沈阳的繁华地段建起了一家“再就业超市”,并招聘了一批跟她有着同样经历的下岗职工,开始苦心经营她的事业。   任着李华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感觉,她的再就业超市迅速在沈阳市场崛起。至1999年4月,近一年时间里,就盈利30万元。   1999年6月,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再就业超市”准备扩大经营,开办连锁店。在第一个连锁店开业之际,李华作为全国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代表做客中央电视台,与《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进行交流,讲述了自己下岗之后的诸多经历。崔永元当时亲口尝了李华做的绿豆糕。赞不绝口。   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商家主动与李华联系,商量建连锁店事宜----但李华心里却沉甸甸地高兴不起来。原来,自从原味馒头的市场销路打开以后,很多厂家竟相模仿,有的销售商甚至靠着雄厚的资金,已经在销售规模上超过了她。接下来怎么干?李华思考着。   在北京的几天时间,李华马不停蹄地把北京跑了个遍,从烤鸭到豆浆,她一个一个品尝。她发现京城吃的可“精”多了,他们更注意营养、卫生、健康,五花八门的食品里,全是补充营养的:有补铁的、有补钙的、有补锌的……   李华坐不住了,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其实,人们从吃她的大碱馒头到原味馒头再到各种野菜包子,都是在无意识中寻找一种最“绿色”、最“干净”的食品,以获得最充分的营养,只不过自己没像北京人那样,更明确地提出这些概念而已-----如果能根据人体需要,专门制作了一道“营养菜”或者“营养馒头”,能够像钙奶一样专门有针对性地补充人体需要,不是更有市场前景吗? 从北京回来之后,李华马上忙活开了。第一步,她着手办理连锁店事宜。受中央电视台的宣传影响,山东、上海、郑州等以面食为主的地方相继有人想与她联营开连锁店,李华欣然应允,招聘下岗职工60多人,固定资产超过百万元。   另一方面,李华开始联系沈阳有关营养学专家实施自己的营养菜设想。这些专业人士对李华的设想很感兴趣,他们认为这将是食品界的重大突破。有关专家对各种野菜和蔬菜所含成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然后根据人体需要分成补钙型、补铁型……等等,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产品也在各地销售!由于这种菜营养成分丰富,针对性强,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全国各地可以批出几万元的货物。   不甘平庸的李华未并未满足于此。她下一步的理想是要做出最好的营养馒头,让人们像喜欢喝AD钙奶一样,每天吃自己的美味、营养馒头!   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激情创业》栏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行业创业方案,李华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营养馒头”设想,力挫群雄,捧回了10万元的创业奖金。这次成功大大提高了她研制“营养馒头”的信心。她说,“营养菜”只是牛刀小试,她相信自己的“营养馒头”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风靡市场!   李华就这样成功了,靠卖馒头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不由得你不信。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吃馒头,以为馒头就是那么一种味道,可李华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的眼里,馒头有一千种滋味!她挖掘出自己所有的智慧,赋予每种馒头不同的个性、风格、品质和生命。馒头在她的手上活起来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她终于尝到了“馒头家族”的甜头,享受到了财富源源不断地涌向自己的感觉! 坚信馒头有一千种滋味的人,不管曾经多么落魄,都注定了会是一个成功者!这是一个女人和一个馒头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想要成功的人们,从现在开始,用发现金矿的眼睛和心情去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吧!                                                       

www.163164.com

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