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们的网址:163164.cn 微信 1631640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日前,教育部学生司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类型和状况、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等问题,在辽宁、安徽、上海、北京、广东、浙江6个省市对大学生和高校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查,梳理出了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类型和状况,了解了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需求,分析了开展创业教育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江苏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出现了十多家大学生校园创业店。图为该校女生邱玉正在自已的水果店内接待顾客。她在去年开办了该校首家大学生校园店,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打理店面。


  【背景导读】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有专家指出: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关键,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要坚持开放式培养。通过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三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环境。从政策体系入手,完善激励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潜心钻研学问营造环境,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条件。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发挥自身智力资源的优势,适应提倡大学生创业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创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够在各种岗位进行创业的人才。

  

  


  【调查篇】





  1 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类型和状况


  在全校范围纳入课程体系,全面进行创业教育。其特点是,教育理念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全体学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建设了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既有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又有创业活动的实际的或仿真的操作训练,形成了新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模式,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如,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高等学校。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领导重视创业教育,有创业教育的理念,有专门的队伍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但是,在全校范围纳入课程体系,以全体学生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以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为教育模式,全面进行创业教育的学校目前为数不多。


  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以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为核心,多角度开展创业教育。以浙江的高等学校和广东等省的部分高等学校为典型代表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以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为核心,多角度地开展创业教育的高等学校。


  其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民营经济发达,有浓厚的创业氛围,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高等学校主动在校内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地,以一部分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为核心,开展创业教育。如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商职院、万里学院等一大批学校;二是创业教育与当地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在很多学校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地处义乌的职业技术学院,每逢当地举办小商品交易会时,学校就会停课,让学生自己参与交易会的活动。


  政府推动,多形式展开创业教育。在辽宁和江苏等省,出现了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推动高等学校进行创业教育。例如,辽宁省教育厅在全省确立了18所高等学校,给予“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冠名;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高等学校实行了“学校申报,审批确定”的方式,建立了10所创业教育示范高等学校,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其特点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开展创业教育有认识,进行了有组织的推动,促进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创业教育。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借鉴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做法,首先发起组织了“创业计划竞赛”。近年来,全国性的“挑战杯”比赛是通过各省高校评比,再推荐参加全国比赛的形式进行的。随着各省区市发动力度的加大,“挑战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等学校的领导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开展有关创业方面的教育。


  在一些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起因和主要推动力是大学生创业大赛。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目前高等学校最为普遍的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之一。但是,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少。

  

  


  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高等学校中不断得到拓展。在国家扶持毕业生创业政策指向的导引下,就业指导经历了从单纯对如何找工作进行求职过程性的指导,发展为对大学生的职业发[FS:PAGE]展指导和职业生涯指导。创业成为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一个内容,把指导毕业生创业和创业的应知应会,纳入了就业指导的课程中。


  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的潮流。也是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另一主要形式。由于各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程度、水平的差异,指导的形式与效果都有待提高。


  国际和社会其他创业教育引入高等学校。2005年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开始在全国6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knowaboutbusiness简称KAB),把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设的课程引入高校,并且在全国对进行KAB教育的教师进行了培训认定。


  2001年联合国劳工组织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作将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体系引入我国,一些高校也参与其中。例如,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利用KAB教材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等学校出现了开展创业教育的新的组织机构。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在高校中不仅出现了一批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而且出现了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黑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学院、北航的创业管理教育学院、KAB培训基地和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心或教研室等机构,这都成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组织保证。此外,在一些高等学校,出现了以创业教育为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如清华大学等院校。


  2 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对创业教育问题的认识


  教育部学生司对27所高等学校794名高校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工作人员高度一致的意向选择。受访的高校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认为非常必要的占45.34%,认为有必要的占45.21%,认为可有可无的占5.67%,仅有2.64%的人认为无必要。选择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高达90.55%,可见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工作人员高度一致的意向选择。


  但是,不同层次院校工作人员的选择有所差异:本科院校工作人员认为开展创业教育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高于专科院校。选择可有可无和无必要的专科院校工作人员占的比例较高。


  开展创业教育最需要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最需要培养大学生什么的问题上,受访对象选择创业能力的占38.92%,选择创业意识的占25.19%,选择增强对社会的认知的占13.85%,选择创业心理品质的占12.47%,选择创业知识的占9.32%。可见,大部分高校工作人员认为在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不同层次院校工作人员在选择上有所差异:选择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比例,本科院校工作人员高于专科院校;选择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对社会的认知的比例,专科院校工作人员则高于本科院校。

  

  


  高校担任不同职务的人员在选择上也各有侧重:校系领导的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比例最低的是创业知识;教师的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创业能力,比例最低的是创业心理品质和增强对社会的认知;辅导员的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创业能力,比例最低的是创业知识。


  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组织课外创业活动或创业竞赛。在认为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最需要的方式的选择上,受访对象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组织课外创业活动或创业竞赛,最低的是必修课。其中,选择必修课的占13.10%,选择选修课的占19.65%,选择专题讲座的占17.76%,选择组织课外创业活动或创业竞赛的占33.63%,选择聘请专家专项辅导的占14.23%。


  不同层次院校工作人员在选择上有所差异:选择必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例,专科院校工作人员高于本科院校;选择选修课、组织课外创业活动、创业竞赛、聘请专家专项辅导的比例,本科院校工作人员高于专科院校。


  在高校担任不同职务的人员在选择上也有差异:选择必修课的,比例最高的是校系领导,比例最低的是辅导员;选择选修课的,比例最高的是教师,比例最低的是辅导员;选择专题讲座的,比例最高的是教师,比例最低的是辅导员;选择组织课外创业活动或创业竞赛的,比例最高的是辅导员,比例最低的是教师;选择聘请专家专项辅导的,比例最高的是辅导员,比例最低的是教师。


  高校工作人员对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掌握不全面。对是否知道国家有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受访的高校工作人员中回答知道的占37.41%,知道得不全面的占41.06%,听说过没有具体印象的占11.34%,不知道的占9.07%。


  其中本科院校工作人员了解政策的比例高于专科院校,校系领导了解政策的比例最高。


  【思考篇】





  1 国际上创业教育的提出和发展


  20世纪后期,知识经济兴起,经济全球化波涛汹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成为人才、人力资源的竞争,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8年发布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称:“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FS:PAGE]等主张。从此,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近20年来,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潮流。美、英、法、日等国的创业教育均已推广到初中甚至小学。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早在1919年,美国的青年商业社便对高中生实施商业实践教育。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出美国大学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者掀起一场“创业革命”,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1979年有127所高校开设本科创业教育课程,2005年已增至1600多所。美国已将创业教育纳入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2 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大学生作为新增长的劳动力中优秀的群体,其创业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维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强弱和兴衰,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有关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和统计。例如,美国波士顿银行于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研究的题为《MIT:冲击创新》的报告。该报告显示,如果把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这说明了大学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又如,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统计,1990年后该院师生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销售额达2320亿美元。另据统计,硅谷60%至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MIT的创业计划大赛。美国有20%至3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美国的财富95%是1980年以后创造的,这得益于美国大学培养的大批具备创业能力的人才。


  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3 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开展创业教育


  据2007年统计,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57人,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40%左右。“十五”期间,高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1.9万项,其中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占立项总数的54.5%,承担的“863计划”项目数和经费额始终保持在全国的40%左右。目前,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比1998年增长了5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高校科研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近5年来,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占授奖总数的57.7%;获得技术发明奖89项,占授奖总数的64%;获得科技进步奖543项,占授奖总数的54.8%。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一等奖(共3项)。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6万项。


  这些宝贵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研究项目及成果,是高校科技自主创新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基础性研究的主要力量。高等学校拥有学科综合、交叉和渗透的优势,是科学知识创新的源头,能够提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技创新性成果,理所应当成为重要的知识创新主体。


  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大学生具有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创业教育是让大学生在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业素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知本形态”,知识技能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能力,是主动型的教育。


  高等学校应该以知识创新为己任,以学术发展为取向,更加重视和更加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曹殊)

记住我们的网址:www.163164.cnwww.138139.com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